鍛造廠的模鍛分為哪幾種?
鍛件幾何形體結(jié)構(gòu)復雜程度差異,決定其模鍛工藝和模具設計有明顯區(qū)別,明確鍛件結(jié)構(gòu)類型是進行工藝設計的必要前提。預鍛工步圖根據(jù)終鍛工步圖設計,設計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。
為使金屬在終鍛時能以墩粗方式充滿型槽,預鍛件高度尺寸應比終鍛件相應高度尺寸大2-5mm;而水平尺寸則應適當減小,并使預鍛件橫截面面積比終鍛件相應截面面積大一些。
若終鍛件的橫截面呈圓形,則相應的預鍛件橫截面應為橢圓形,橫截面的橢圓形約為終鍛件相應截面直徑的4%-5%。
應嚴格控制預鍛件各部分的體積,使終鍛時多余金屬能合理地流動,避免發(fā)生金屬回流、折疊等缺陷。例如,對于鍛件的輪轂部分,預鍛工步的金屬體積可比終鍛工步大1%-6%。對于需要沖孔的鍛件,當孔徑不大時,預鍛件的內(nèi)孔深度與終鍛件相應內(nèi)孔深度之差不大于5mm,否則終鍛時內(nèi)孔將有較多的金屬沿徑向流動,形成折疊或穿助。當孔徑較大時,還必須將終鍛型槽的連皮設計,以容納多余的金屬。
應考慮預鍛件在終鍛型槽中的定位問題。為此,預鍛工步圖中某些部位的形狀和尺寸,應與終鍛件基本吻合,以避免由于坯料放偏造成一部分充不滿,而另一部分產(chǎn)生過多的毛邊。
預鍛型槽一般不帶毛邊槽,但對一些外形復雜的鍛件,其預鍛型槽的某些部位應考慮設置毛邊槽,橋部高度比終鍛毛邊槽橋部高度大30%-60%,橋部寬度和倉部高度則可小些。
當終鍛時金屬不能以墩粗而主要靠壓入方式充填型槽時,則須使預鍛件側(cè)面在終鍛一開始就與模壁接觸,以限制金屬向外流動,從而強迫金屬流向型槽深處。為避免孔內(nèi)壁形成折疊,終鍛型槽中沖孔凸臺端頭圓角不宜過小。
模鍛可分為熱模鍛、溫鍛和冷鍛。溫鍛和冷鍛是模鍛的未來發(fā)展方向,也代表了鍛造技術水平的高低。
按照材料分,模鍛還可分為黑色金屬模鍛、有色金屬模鍛和粉末制品成形。顧名思義,就是材料分別是碳鋼等黑色金屬、銅鋁等有色金屬和粉末冶金材料。擠壓應歸屬于模鍛,可以分為重金屬擠壓和輕金屬擠壓。
閉式模鍛和閉式鐓鍛屬于模鍛的兩種先進工藝,由于沒有飛邊,材料的利用率就高。用一道工序或幾道工序就可能完成復雜鍛件的精加工。由于沒有飛邊,鍛件的受力面積就減少,所需要的荷載也減少。但是,應注意不能使坯料完全受到限制,為此要嚴格控制坯料的體積,控制鍛模的相對位置和對鍛件進行測量,努力減少鍛模的磨損。